“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评选活动
第六届东荡子诗歌奖揭晓第六届东荡子诗歌奖暨2019年东荡子诗歌奖•高校奖颁奖典礼在广州文立方举行。此次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授予吕德安,周瓒则摘得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家奖。2019年东荡子诗歌奖•高校奖获奖者名单同时揭晓,分别为林均楷、张浩、彭杰、王家铭、罗峰5位高校学生。东荡子诗歌奖为纪念英年早逝的诗人东荡子先生设立,共设两个奖项,每个奖项奖金3万元。其中,诗歌奖一个,命名为“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评论奖一个,命名为“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家奖”,评选对象为所有在世以中文写作的诗人和评论家,旨在奖掖在当代汉语诗歌写作及批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和批评家,至今已是第六届。已获得“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的有诗人宋琳、桑克、王寅、罗羽、池凌云;已获得“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家奖”的有评论家耿占春、西渡、钟鸣、朱大可、敬文东、姜涛。2016年又增设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奖,旨在扶掖广东年轻诗人的诗歌写作,褒奖已写出一定质量诗歌作品的在广东高校就读的在校学生;2019年,高校奖的评奖范围首次覆盖至全国,收到了全国近240所高校共260件投稿。本届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以“待你辽阔”为主题,选自东荡子《他却独来独往》一诗:“待你辽阔,一片欢呼,把各路嘉宾迎接/他却独来独往,总在筵席散尽才大驾光临”。正如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会长世宾所说:“感谢诗歌与友谊”, 这也让始于2014年东荡子诗歌奖走过了五年的历程,让更多被遮蔽的诗意破茧而出。 “我相信,一个以当代自由诗诗人名义的诗歌奖,有其深远的学术前瞻性和精神影响力。”吕德安在答谢词中表示:“如同一面清晰照见的镜子,东荡子诗歌奖在种种价值观念嘈杂而困扰的今天,其纯粹的文学道义和立场是不言自明的。”评委们基于“吕德安把当下的生存经验和现代的思辨及矛盾性融入到自然诗的写作中,丰富和深化了从历史深处发展而来的自然诗歌的内在世界”,特将第六届东荡子诗歌奖·诗人奖授予吕德安,以表敬意。吕德安,诗人,画家。1960年出生于福建马尾。1976年高中辍学下乡插队。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并开始学习写诗,其间代表诗作《沃角的夜和女人》。1992年旅居美国纽约,以画谋生,创作长诗《曼凯托》,游居纽约与福建两地。著有诗集《纸蛇》《另一半生命》《南方以北》《两块颜色不同的泥土》《顽石》《适得其所》;随笔集《山上山下》《在山上 写诗 画画 盖房子》。曾获2011年度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2014年度天问诗人奖、首届《他们》文学奖。评委们在授奖辞中写道:在第三代诗人中,吕德安堪称早慧者,1979年写出《沃角的夜和女人》时方才19岁,并为后来的写作定好了调子:深情、质朴、天然、淡泊。他的诗多取材于在旁人那里“微不足道的事物”,并以无迹可寻、看起来平静实则动人的方式呈现,没有强迫性又值得反复玩味。他持续至今的写作一直保持着高品质,几乎没有败笔,其秘密在于吕德安不仅技艺高超,同时他还拥有“知识以外”的广阔经验:一个凡人在他的诗中可以发出神性之光——对他而言是天经地义的;他坚信“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歌”,生活与诗的二重性在他那里是合一的、完整的。作为隐逸传统的当代传人,他像历史上少数睿智者,走着僻静的殊途,高尚其事,不与世俗争,而他多年来专注于诗的劳作已为当代汉语赢得了光荣。为表彰周瓒在当代诗歌批评领域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建设性工作,评委会特授予周瓒本届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家奖。周瓒,1968年生于江苏省如东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新诗评论》编委成员。著有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周瓒诗选》,诗歌论著《透过诗歌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译有《吃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选)等。写作、学术研究之余,亦致力于诗歌剧场与帐篷剧场实践,编剧作品有《企图破坏仪式的女人》《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吃火》《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赛博格·堂吉诃德》等。东荡子诗歌奖授奖辞中写道:作为一个出色的诗歌批评家,周瓒既具有宏观的理论视野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又具有敏锐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细致的感受力。周瓒的批评工作一方面揭示了当代诗歌进程的内在机理,对当代诗歌与时代、历史、个人经验的关系做出了精准的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当代诗歌诸多重要文本的深入分析,还原了诗歌写作的动力机制和诗文本的构成原理,揭示了隐藏于文本之中的内在精神奥秘。同时,她又是女性诗歌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为女性诗歌的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工作充分显示了周瓒卓异的诗歌批评才能和诚恳严谨的工作态度。据悉,本届评奖工作由东荡子诗歌促进会承办,终评评委由世宾、黄礼孩、宋琳、西渡担任;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奖初评评委由向卫国、汪治华、林馥娜、杜绿绿、刘振周担任。
“青春与梦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近日圆满结束,共评出虚构组、非虚构组特等奖各1名、一等奖各2名、二等奖各5名、三等奖各10名及入围奖各20名。本次征文是庆祝《花城》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使文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沟通的桥梁,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青年新的活力。此次征文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爱花城文学平台承办。征文活动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团的积极支持,自2019年7月活动启动以来,共收到来稿作品近千份。作品评审分虚构组及非虚构组两组进行,在经过文学编辑初审后, 隐去姓名、学校名及地址信息等,最后由作家鲁敏、王威廉和评论家郑焕钊等三位终审评委共同评分评定奖次。在来稿中,涌现了一批感人至深的正能量作品,比如《青春圆梦路,力量代代传》《每一代人的青春里,都有祖国》《湾区助力教师梦》《以青春为风,将梦想扬帆》等等。《孩子王与他的歌》《受理青春》《星空》等众多作品得到了评委一致好评。广州大学沈泳琳同学的作品《孩子王与他的歌》讲述的是一个支教的故事,有评委在点评时提到,“小说将一个临时支教老师点燃山区孩子梦想之火的故事娓娓道来,梦想有熄灭的时候,但也会一直延续下去,小说讲述的是青春,是梦想,也是传承”。还有一些作品角度别致,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张宇婷同学的作品《桥与家》,讲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自己的故事,笔力醇厚,值得品读。中山大学甘翌翔同学的作品《医往无前》,讲述了作者自己的医学路。评委郑焕钊在评论《医往无前》时提道:“作者讲述的是学医路上的奋斗故事,文笔质朴但充满了成熟的思想与自信的态度,励志亦值得回味。”征文活动收到不少来自港澳的作品。其中,《十四节车厢》《妈阁是座城》及《湾区秋思》等作品入围了终评环节。《十四节车厢》因其细致的描述,《妈阁是座城》因其绵绸的情感,获得了评委的赞赏。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虚构组 奖项作品作者学校特等奖《受礼青春》曾鑫泽广东财经大学 一等奖《孩子王与他的歌》沈泳琳广州大学一等奖《凤凰牌自行车上的过客》文皓平暨南大学二等奖《飘与航》刘宇晔中山大学二等奖《回乡》黄芳琳广东财经大学二等奖《看见》王雁文华南师范大学二等奖《蝴蝶会飞向何方》刘瑞浩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二等奖《十四节车厢》王珊珊澳门大学三等奖《博弈深蓝的日子》钟鸿璟暨南大学三等奖《妈阁是座城》熊野澳门大学三等奖《紫荆花开的日子》邓倩媚东莞理工学院三等奖《陆归》刘书廷华南农业大学三等奖《往事》钟向阳南方医科大学三等奖《寂静花开》谢丹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三等奖《怀揣月亮的河流》向宣宣暨南大学三等奖《故月照我》刘钰姗广东工业大学三等奖《旧时波起,春风已是新》周浩然广州商学院三等奖《青春的眼睛》周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入围奖《花》龚松有广州航海学院入围奖《广州致香港的一封信》彭一景东莞理工学院入围奖《游得快的鱼和跑不掉的梦》王夏仪广东财经大学入围奖《薄荷膏自传》吴炜娟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入围奖《几代人》刘鑫华南农业大学入围奖《青春有梦,强国强军》杨浩宇华南师范大学入围奖《再来一次》吕子凡广东海洋大学入围奖《三号线之味》苏爱莹华南师范大学入围奖《雪·花》黄炜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入围奖《少年珠江游》向东暨南大学入围奖《请月亮向我奔来吧》李嘉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入围奖《愿倾翰墨,遍撒珠江》张睿哲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入围奖《青春与梦想》黎宙南方医科大学入围奖《梦中的献礼》冯钰妍肇庆学院入围奖《梦想,助青春远航》钱豪广东海洋大学入围奖《湾区秋思》鲍羿存香港城市大学入围奖《青春与梦想》陈静茵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入围奖《征程》张棕璞广东东软学院入围奖《遇梦·于青春》黄岚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入围奖《守护》黄诗语暨南大学 非虚构组 奖项作品作者学校特等奖《桥与家》张宇婷华南师范大学一等奖《医往无前》甘翌翔中山大学一等奖《山色》郑健仪华南农业大学二等奖《星空》姜春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二等奖《行走在阳光下的少年》刘瑞浩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二等奖《闲隙碎笔——记粤港澳夏令营支教二三事》吴淑婷中山大学二等奖《带彩奶奶》苏子晴广东财经大学二等奖《在边缘起舞》高璐嫄暨南大学三等奖《一路有你,花香四溢》张晓燕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三等奖《不容易的青春》张彦祺中山大学三等奖《青春圆梦路,力量代代传》高子晴华南师范大学三等奖《从广州到汶川:花开鹅黄,枝丫生新》薛永玮暨南大学三等奖《携梦生长 以待远方》徐子淇中山大学三等奖《闯粤三十余年,她眼中的深圳变迁》周和威暨南大学三等奖《K934》代小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等奖《若想青春不负梦想》郭炫毅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三等奖《军营的味道》李洽华南农业大学三等奖《有关我的青春与梦》吴冰琳东莞理工学院入围奖《梦想在路上》何俊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入围奖《青年之觉醒》黄少灿韶关学院入围奖《梦牵白云》罗文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入围奖《献给时光不悔》温丽群肇庆学院入围奖《青春与梦想》李剑锋广州航海学院入围奖《携手港澳,绽放韶华,启航梦想》李金盈华南农业大学入围奖《爱上花城》陈洁暨南大学入围奖《一梦三四年》黄玉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入围奖《走进农村,走向世界,奉献青春》刘年华中山大学入围奖《乡下的冰凉夜色》叶舒怡广州大学入围奖《归土》吴绮雯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入围奖《甘甜的青春-粤上学医五年》周淑怡广州中医药大学入围奖《每一代人的青春里,都有祖国》王家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入围奖《以青春为风,将梦想扬帆》李思韵广州大学入围奖《遇见你,是我最好的回忆》杨进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入围奖《爬荒芜的山峰,找远方的幸福》谭洋盈南方医科大学入围奖《愿来日可期》纪嘉倩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入围奖《十八岁,去旅行》石家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入围奖《也许,这就是梦想》彭进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入围奖《湾区助力教师梦》黎盈君东莞理工学院
“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活动
“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比赛评选结果公布一等奖(2名)《三代人的求学故事》,作者:李子胜(中国天津)《情系大湾区》,作者:叶周(美国)二等奖(4名)《过番》,作者:陈治(中国广东)《祖国医生,我生命的守护神》,作者:安静(奥地利)《再闻山水唱恋歌》,作者:陈灿富(美国)《把爱写在祖国的土地上》,作者:吴红霞(中国广东)三等奖(8名)《巨变》,作者:裘震(葡萄牙)《祖父、父亲和我》,作者:吕敏讷(中国甘肃)《三代人的住房变迁》,作者:汪志(中国安徽)《耕牛“下岗”》,作者:谢凤文(中国江西)《新房中飘出粽香》,作者:王璐(中国广东)《交公粮》,作者:吴利强(中国陕西)《我与邮政共进步》,作者:胡航(中国四川)《百年雕楼赤子心》,作者:杜璞君(中国广东)优秀奖(30名)《三代人的婚礼》,作者:陈焕云(中国河北)《我的中国诗》,作者:郁乃(日本)《无尽思念越重洋》,作者:张小红(中国浙江)《金竹山上雪花点点飘》,作者:刘诚龙(中国湖南)《祖国在我心中》,作者:曾绅(美国)《建国70周年:告天堂祖父书》,作者:刘长虹(中国甘肃)《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春子(缅甸)《中国心·我的连州扶贫路》,作者:霍润(中国澳门)《那面五星红旗》,作者:石志民(印尼)《勾沉粤剧《山乡风云》女连长刘琴原型——冯坤》,作者:冯创志(中国广东)《渔溪向南流》,作者:刘四强(中国湖南)《一个旅泰华侨的三个25年》,作者:何葆国(中国福建)《简》,作者:朱刚(中国山西)《番客仔周福华》,作者:张贺运(中国广东)《我的爱,航行在你的海洋》,作者:孙福盛(马来西亚)《爱在三沙》,作者:王晓慧(中国广东)《祖孙三代聚悉尼 国旗伴我过大年》,作者:李保丰(中国河南)《又见丝路花雨飞》,作者:金恩兒(韩国)《广州的交通越来越好了》,作者:祝枝秀(中国广东)《齐心协力,“秦淮故事”唱响世界》,作者:姞文(加拿大)《起来的力量》,作者:大海(中国广东)《和祖国干杯》,作者:程杨松(中国江西)《游子拥抱大湾区》,作者:孙博(加拿大)《月是故乡明》,作者:何韦漪(中国广东)《三次当“高宾”》,作者:徐朝阳(中国广东)《而立之年感言》,作者:黄群(中国广东)《龙的传人传承龙的文化》,作者:谭绿屏(德国)《人生的艰辛与幸福》,作者:张芸(中国台湾)《内蒙古之旅》,作者:林野(中国广东)《拓荒者的苦与乐——一个越南侨胞的人生故事》,作者:陈志江(中国广东)本次征文邀请以下专家学者担任评委: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蒋朗朗: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桥生:羊城晚报副刊部主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钟晓毅:广东社科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迪生:《华夏》杂志总编辑、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文峰: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长、《侨星》杂志社长、总编辑 邹雄彬:阅客文化品牌创始人、阅客文学院院长、《嘉应文学》主编
2019第三届“红棉文学奖”征文活动
第三届“红棉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礼赞新时代,诗文载芳华”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年之际备受关注的第三届红棉文学奖近日评出获奖作品啦~其中,48件作品脱颖而出,分获小说、散文、诗歌一、二、三等奖及佳作奖。曾楚桥的《失语》,旻旻的《江水你慢慢地流》,惭江的《事物有着拥挤的样子》分获小说、散文、诗歌一等奖。本届文学奖共收到全国各地文学作品5000余件,涵盖小说、诗歌、散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专业作家、退休干部、工人、在校师生、刊物编辑、自由撰稿人等,经过初评、提名等环节,180件作品进入终评。终评小组由中国作协、广东省作协及深圳市作协专家评委组成。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小说一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失语小说曾楚桥深圳二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以父之名小说鄂阿娜内蒙古2理发师托尼的乡愁小说李路平广西三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穆伊拉的中国话小说袁永海天津2柳茜茜小说段作文深圳3悬崖上的毒蜘小说张肖军上海佳作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狼王出击小说西杨庄江苏2黑夜公园小说舒位峰武汉3 母猪成精事件小说梦芜的半斤酒河南4捏扁的日子小说傅友福福建5借肉记小说苏景文韶关6我是怎么变成一只刺猬小说李嘉豪广州7轮回小说李仡山西8双城记小说管启富深圳9探头小说刘泷内蒙古10歌剧小说松花广州诗歌 一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事物有着拥挤的样子诗歌惭江福建二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1南方的花和树诗歌胡艳丽深圳2民歌的创作过程诗歌包国军深圳三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白昼忽略的灯,将在暗夜醒来诗歌冷燃贵州2我相信诗歌魏先和深圳3故乡在身体里的疼痛诗歌黄树新广西佳作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亲人诗歌邹黎明江苏2通向你的道路都是歧途诗歌陈会玲广州3故乡诗歌 西左贵州4在低处,我的泪珠将更加明亮诗歌潘伟新疆5卑微的灵魂诗歌陈才锋深圳6他乡笔记诗歌王志刚天津7风早已止息,风留下的是风的苍茫诗歌王子俊四川8理想主义的鱼诗歌林水文廉江9白昼异象诗歌江飞泉深圳10主妇的诗诗歌许秋香深圳散文一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江水你慢慢地流散文旻旻广州二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舌尖拾味慰平生散文王成友深圳2遥远的外祖父散文朱金贤云南三等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风物里叩开前人门散文李哲广州2少年的王家茶馆散文陈雄湖北3沉默、坚硬,还有悲伤散文塞壬东莞佳作奖序号作品标题体裁作者地区1尘世烟火散文杨秀廷贵州2乡村吆喝声散文 钟风华江西3一个篾匠的传奇散文石买生东莞4快乐与遗忘散文聂小雨广州5小城往事散文黄微广西6骨髓深处的季节散文丘脊梁湖南7小城故事散文王雪丹浙江8我和卓玛散文谢永华湖南9青 衣散文赵平山西10香椿树散文万传芳东莞
“青春与梦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
“青春与梦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使文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沟通的桥梁,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与青年新的活力,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从即日起开展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广东省出版集团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花城出版社 《花城》杂志 爱花城文学平台 协办单位: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广东联络部广东省作家协会 香港作家联会 澳门笔会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香港作家》杂志 羊城晚报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 二、征稿活动及安排 1. 征稿主题:以“青春与梦想”为主题,为祖国献礼,展现粤港澳青年人的青春与活力。 2. 征稿体裁:征文活动分虚构和非虚构两组展开,虚构组主要征集小说、诗歌和剧本等虚构类作品,非虚构组主要征集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非虚构类作品。 3. 征稿范围:粤港澳大湾区全体高校在校学生,含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4. 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9月10日截止。 5. 其他说明:大赛评委团将由内地与港澳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共同组成,比赛评审过程全程匿名,请勿在稿件正文中透露个人信息。最终获奖作品拟由花城出版社进行正式出版发行。作品严禁抄袭。发现抄袭则取消评奖资格。 三、投稿方式及说明 大赛通过“爱花城”文学比赛平台(bisai.aihuacheng.com)实行在线统一收稿。参赛者用微信或手机号在电脑端登陆“爱花城”平台后,从首页进入“‘青春与梦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征文活动”主页,点击“我要投稿”进行稿件编辑。投稿成功后,稿件状态可在“个人中心”处查看。投稿即表明同意作品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四、奖项设置 虚构组:特等奖1名,奖金为5000元;一等奖2名,奖金分别为3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分别为1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分别为500元;另设入围奖20名,奖励价值200元的花城出版社图书。作品选集出版后不另外支付稿酬,赠送每位获奖者两本样书。 非虚构组:特等奖1名,奖金为3000元;一等奖2名,奖金分别为2000元;二等奖5名,奖金分别为1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分别为500元;另设入围奖20名,奖励价值200元的花城出版社图书。作品选集出版后不另外支付稿酬,赠送每位获奖者两本样书。 奖项视情况可空缺。 主办方将向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
“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评选活动
“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全国高校评选活动 一、目的 由东荡子胞妹吴真珍女士出资设立的“东荡子诗歌奖”运行6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诗歌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自2016年始,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东荡子诗歌奖评委会增设“东荡子诗歌奖·广东高校诗歌奖”,已颁出三届。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东荡子诗歌奖评委会决定,自2019年起,将高校诗歌奖征稿范围扩大至全国(包括港澳台),以扶掖中国新生诗歌力量,激励校园诗人汉语诗歌写作实践,推动高校诗歌良性发展。即日起,“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评选活动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进行,欢迎高校诗人踊跃投稿。 二、组织机构 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东荡子诗歌奖”评审委员会 三、评选对象 所有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大专、本科学生,及硕博研究生) 四、奖项设立 奖项命名为“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评奖名额设3—5个,由“东荡子诗歌促进会”向每位获奖者颁发奖金五千元、奖杯、获奖证书。 五、评审 1. 由东荡子诗歌奖评委会联合各高等院校文学社团发起校园诗歌奖评选活动,也可由个人自我推荐参与初选。 2. 所有参赛作品由知名学者、诗人组成评委会评审,选出20位诗人进入终评,终评由东荡子诗歌奖评审委员会负责,最终评出本年度高校诗歌奖获奖诗人。 3. 获奖者将受邀出席“东荡子诗歌奖”颁奖典礼。 六、作品投递 1. “爱花城”平台投稿: 参赛者登录爱花城网站花生文学比赛系统(https://bisai.aihuacheng.com/),在“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征文活动专题,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稿件。 2. 邮箱投稿: 参赛人须提交诗歌作品(200行以上,500行以下)和个人简介(200字以内,请注明所在学校,院系,真实姓名及笔名,详细地址,邮箱、电话),Word附件发送,文档名“姓名+学校”,参与“2019东荡子诗歌奖·高校诗歌奖”竞逐。 收稿邮箱:490491501@qq.com 七、截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9年9月10日 八、颁奖时间及地点 2019年11月初,广州。 东荡子诗歌促进会“东荡子诗歌奖”评审委员会2019年6月19日
“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活动
“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活动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包含着华侨华人的广泛支持、热情参与和积极奉献。70年间,广大华侨华人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贡献了力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资源。为庆祝广大华侨华人和新中国风雨同舟70年,广东省侨联决定举办“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活动。 一、征文主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生动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华侨华人在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中涌现出来的新气象、新精神,坚持主旋律创作,突出作品的时代性、人民性和现实性。 二、征文对象 全球华侨华人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侨联 承办单位:华夏杂志社、羊城晚报副刊部、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东阅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广东华侨博物馆、《侨星》杂志社、《时代潮人》杂志社、《广府人》杂志社、《客家风情》杂志社、《嘉应文学》杂志社、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大洋洲华文作家协会 海外媒体支持:美国《华人头条》、加拿大《北美时报》、美国《美中时报》、西班牙《侨声报》、巴拿马《拉美侨声》、《斐济日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希腊《中希时报》等 四、征文要求 (一)参赛作品必须围绕征文主题展开,联系实际,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征文体裁为散文、随笔,6000字以内;题目自拟。 (二)参赛作品要求电子版Word 文件格式,文件以文章题目命名;标题为二号黑体居中排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文末注明作者姓名、联系地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 (三)每位参赛者限投一篇,自留底稿,来稿不退,主办方拥有所投稿件处置权。 (四)参赛作品须为作者本人原创,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未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因著作权纠纷引起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负全责,不符合要求者取消参赛资格。 (五)坚决拒绝有损中国形象,破坏民族团结和影射社会主义制度的作品参赛。 五、评委会 本次征文邀请以下专家学者担任评委。 李一鸣: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蒋朗朗: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桥生:羊城晚报副刊部主任、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钟晓毅:广东社科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 刘迪生:《华夏》杂志总编辑、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文峰: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长、《侨星》杂志社长、总编辑 邹雄彬:阅客文化品牌创始人、阅客文学院院长、《嘉应文学》主编 六、投稿方式 1. “爱花城”平台投稿 参赛者登录爱花城网站花生文学比赛系统(https://bisai.aihuacheng.com/),在“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活动专题,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稿件。 2.邮箱投稿 将参赛作品发送至电子邮箱:huaxiabei@126.com,邮件标题: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以附件形式发送。 七、截稿时间 征文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31日,2019年9月下旬公布获奖结果。 八、作品评奖与出版 本次征文比赛共设立一等奖2名,每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4名,每名奖金5000元;三等奖8名,每名奖金3000元;优秀奖若干名,每名奖金5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作品将以《华夏》增刊的形式结集出版,参赛作品将择优陆续在《华夏》、《羊城晚报》、《侨星》、《时代潮人》、《广府人》、《客家风情》、《嘉应文学》、广东省侨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刊发。获奖作者推荐加入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林建兰,电话:020-38879245 钟敏仪,电话:020-38879808 本次征文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组委会。 “华夏杯”华侨华人与新中国征文组委会 2019年5月22日
2019第三届“红棉文学奖”征文活动
第三届“红棉文学奖”征文活动“红棉文学奖”是深圳龙岗举办的面向全国的首个专业(官方)文学奖,为深圳市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作家协会、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横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龙岗区作家协会、龙岗区红棉文学院联合承办。曾于2017、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赛事,首届收到稿件3000余件/部,第二届收到稿件5000余件/部 。 赛事终评委由中国作协、广东作协及深圳作协组成,采取双向匿名方式评审,赛事公平、公正,公信力高,备受社会关注和好评。2019第三届“红棉文学奖”征文活动于今日启动。 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深圳市作家协会、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横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办单位:龙岗区作家协会、龙岗区红棉文学院 二、参赛要求 1、作品内容须彰显民族和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健康向上,鼓励关注现实生活,富有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作品。2、评审分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3个组别。小说单篇不少于6000字,散文(非虚构)单篇不少于3000字,诗歌不少于100行;小说和散文每部不超过15万字;参评作品须为独立创作,凡是原创作品且没获过其他奖项的均可参评;每人限投1部或1篇/首;原则上曾获该奖项金奖的作者不得再参加同一组别的投稿和评选,但可参加其它组别的投稿和评选。3、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和参赛费,不退稿,作者文责自负,严禁剽窃、抄袭行为,一经核查,一律取消评审资格,已领取奖项者,由主办方追回原奖项及奖金。4、主办方有权使用获奖作品用于各种宣传推介、发表出版等途径,不再另付稿酬。 三、奖项设置设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3组奖项,评出一等奖各1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各2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各3名,奖金各1000元;佳作奖各10名,奖金各500元(以上均为税前奖金);所有获奖者颁发证书或奖杯。 四、时间安排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6月20日止;评奖时间:2019年7月中下旬;公布评奖结果:2019年8月中下旬;颁奖时间另行通知。 五、投稿对象不限国籍、户籍、年龄,所有汉语写作者均可参加。 六、投稿方式 1、“爱花城”平台投稿:参赛者登录爱花城网站花生文学比赛系统(https://bisai.aihuacheng.com/),在“第三届红线文学奖”征文活动专题,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稿件。 2、邮箱投稿:以电子稿word附件形式(标题用小二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字体)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标题一律为“第三届红棉文学奖+作品题目+题材+作者名”,如“第三届红棉文学奖+《我的父亲母亲》+小说+王小二”。来稿正文后需注明50-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真实姓名、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等。 投稿邮箱及电话:1139491105@qq.com,13714153682梁老师(投小说); 2845950356@qq.com,0755-28698033阮老师(投诗歌); 611213341@qq.com,0755-28698345彭老师(投散文); 注:请勿双重投稿。 七、评奖程序聘请国内文学界著名作家或学者组成评审组,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评委和作者均双向匿名;获奖名单将在相关主流媒体或网站上公布;评审结束后,将举行隆重而简朴的颁奖活动。 我们力争将该奖项打造为龙岗区最专业、最大型的专业文学赛事,深圳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文学大赛之一。
“我与《花城》”征文活动
庆祝《花城》创刊四十周年“我与《花城》”征文活动《花城》杂志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品牌,创刊于1979年,由花城出版社主办。《花城》秉持新锐独立的文学立场,显现不拘一格的文学姿态,鼓励创意和实验,兼容并蓄各种风格与流派,及时地展现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新风貌。《花城》首发过许多在文学史上具广泛影响的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王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白银时代》、毕飞宇的处女作《孤岛》及重要作品《青衣》、王蒙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边风景》等大批作家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回首《花城》创刊40周年历程,曾得到过无数读者与写作者的支持,为了纪念这一段编者、作者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光辉岁月,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将面向全国举办“我与《花城》”主题征文活动。 一、主办单位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 二、征文主题征文主题为“我与《花城》”,自述与《花城》之间结缘的故事,内容真实,自拟题目,字数为4000字以内。 三、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7月15日。 四、投稿方式此次征文只接受电子稿。参赛者登录爱花城网站花生文学比赛系统(https://bisai.aihuacheng.com/),在“我与《花城》”征文活动专题,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稿件。 五、奖项设置一等奖:1人,奖金8000元;二等奖:2人,奖金5000元;三等奖:3人,奖金3000元;优秀奖:10人,奖金1000元;以上每位获奖者可获得《花城》2020年全年杂志(6期)。所有来稿者将有机会优先获得2019年8月在广州举行的《花城》创刊四十年文学庆典入场券。奖项根据稿件质量评定,允许空缺。优秀来稿将在爱花城网站、《花城》杂志微信公众号、花城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合作媒体上发布。
全国首届“思考家庭关系”写作大赛
全国首届”思考家庭关系“大赛评选结果公布“思考家庭关系”大赛组委会举办的写作活动自2019年2月1日截止收稿以来,进行了三个月的评审,共评出7篇优秀作品。感谢各位作者朋友的支持和等待。感谢本次比赛评委和老师们的认真审稿,感谢花生比赛平台的支持,感谢各位同学对本次大赛的关注与参与。此次“思考家庭关系”大赛是第一期,未来更需要大家的支持。本次投稿作品非常优秀,三等奖比预期多加一个。现将获奖名单公布,恭喜各位获奖的同学: 作品名 作者一等奖:《被撕裂的亲情》 赵良浩二等奖:《王宅琐事之三代情缠》 梁丁丹 《渴望得到关注的孩子》 张伟三等奖:《大牛胆很害怕》 麦慧敏 《她想》 梁静璇 《不归》 郭嘉仪 《吾乡》 朱新月 《最是人间留不住》》 任英侠